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教育担当,7月11日,由青海开放大学主办,青海、四川、成都、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西安、山西、河南、山东、青岛12所开放大学共同参与的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2023—2024年工作会议在青海西宁举办。青海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王利,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大会由青海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刘青主持。

会上,联盟各成员单位紧扣“开放大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畅所欲言,交流了各单位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创新性做法和有益经验探索。
龙治刚以《教育数字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交流发言。他指出,数字技术方兴未艾,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成为拉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数字孪生黄河建设规划(2022—2025)》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数字黄河”建设,推进黄河全流域治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沿河流域各省区开展黄河生态保护和治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

龙治刚表示,陕西开放大学主动融入教育数字化战略,围绕数字技术变革,在推进数字开放大学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强调,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多元模式中的特定类型,从V1.0电视传播发轫,面向互联网转型为V2.0,再到人工智能等教育数字化的V3.0时代,一直坚持以教育信息技术革命为引领,始终站在教育技术变革的前沿,在加速推进“数字黄河”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要紧紧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主动协同黄河流域省区的兄弟院校、行业企业,构建数字化教育生态系统,建立融入数字化技术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智慧学习工场,助力提升黄河流域科教创新能力;推进教学过程、学习资源数字化,以新技术赋能数字资源,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加强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人才链为牵引,服务黄河流域产业链和创新链;推进数字化研究与社会服务,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重大问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打造高等教育数字基座,营造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泛在学习智能环境,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推动黄河流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开大”贡献。
会议推举青海开放大学为第二届理事长单位、河南开放大学为副理事长单位,审议通过了《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2023-2024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计划》《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思政课“联学联教联研”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会后,与会人员赴贵德县电大调研学历教育、老年(社区)教育,开展研修培训活动,实地考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成效。